機械手進攻"MadeinChina"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發表了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劇中所敘述的一個叫做羅薩姆的公司將機器人作為替代人類勞動的工業品推向市場,這是起初出現的機械手啟蒙思想。隨后,在1959年,世界初臺工業機器人在美國一家汽車公司誕生。制造者發現可以讓它代替人工做簡單重復的勞動,無需報酬。由此創辦了世界機器人制造工廠,生產unimate工業機器人。
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在機械手和操作機的基礎上,采用伺服機構和自動控制技術,研制出有通用性的獨立工業用自動操作裝置,并稱為工業機器人;60年代初,美國成功研制出兩種工業機器人,并快速運用到工業生產中;1969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用21臺工業機器人組成焊接轎車車身的自動生產線。此后,各工業發達國家都開始重視研制,并應用機械手、工業機器人等先進技術。
國內機械手產業聯盟,在2013年共計3.7萬臺在國內市場上銷售,是2012年的近3倍。國內不僅成為世界較大的機器人市場,也是成長速度更快的市場。
編輯:E